刘奕伶, 邵华. 基于“痞坚之处,必有伏阳”理论探讨甲状腺癌的中医发病机制与术后治疗策略. 2025. biomedRxiv.202502.00039
基于“痞坚之处,必有伏阳”理论探讨甲状腺癌的中医发病机制与术后治疗策略
通讯作者: 邵华, shaohua298@163.com
DOI:10.12201/bmr.202502.00039
Corresponding author: Shaohua, shaohua298@163.com
-
摘要:当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内呈逐年上升趋势,2022年甲状腺癌在全球新发82万例,居恶性肿瘤第7位,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5位,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(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,PTC)最为常见。笔者认为,癌病与伏阳之间互为因果,伏阳是癌病形成的必要条件,也是癌病所产生的病理产物;癌病是诱发伏阳产生的病理因素,也是伏阳之后所形成的实质结果。本文从甲状腺癌逐年高发角度出发,分析甲状腺癌形成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,从“痞坚”、“伏阳”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,为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的治疗提供新思路。
Key words:提交时间:2025-02-20
版权声明:作者本人独立拥有该论文的版权,预印本系统仅拥有论文的永久保存权利。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重复使用。 -
图表
-
李威, 耿中利, 昂沙尔·苏来曼. 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演进. 2024. doi: 10.12201/bmr.202411.00051
周圆, 刘静, 潘亚雯, 任政. 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癌治疗研究进展. 2024. doi: 10.12201/bmr.202411.00030
杨雷, 周梦倩, 汤铜. 术前淋巴结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. 2024. doi: 10.12201/bmr.202410.00035
李娟, 候中豪, 宋珊珊, 贾炜豪, 宋子贤, 牛天福. 基于伏痰理论探讨老年性失眠防治思路. 2024. doi: 10.12201/bmr.202410.00064
童柯轲, 俞赟丰, 杨欣雨, 胡港, 唐旭东, 游运舸. 基于阴阳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自噬机制及中药治疗策略. 2025. doi: 10.12201/bmr.202501.00001
郑健. 基于药性理论探讨中医药辨治无瘤康复阶段肺癌的组方用药规律. 2024. doi: 10.12201/bmr.202407.00004
徐静雯, 朱彦.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现状. 2022. doi: 10.12201/bmr.202207.00006
肖勇, 李智一, 沈绍武, 常凯. 中医药信息标准数字化发展路径与策略思考. 2025. doi: 10.12201/bmr.202501.00064
胡铁骊, 周博翔, 于浩. 中医药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的构建与研究. 2023. doi: 10.12201/bmr.202312.00025
胡超海, 冯俊凯, 汪翼凡.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中医药治疗骨结核可视化分析. 2025. doi: 10.12201/bmr.202501.00039
-
序号 提交日期 编号 操作 1 2025-01-06 bmr.202502.00039V1
下载 -
-
公开评论 匿名评论 仅发给作者
引用格式
访问统计
- 阅读量:19
- 下载量: 0
- 评论数:0